最新回复 (80)
- 引用2楼感觉6代的apu有点高分低能了,要是内存带宽上了150G/s那将是对老黄的绝杀
- CristalKing1月前引用13楼过剩是针对8c16t以上吧,4c8t不就回到17年之前了么,那时候都不过剩,现在就更不可能
赫敏 发表于 2022-4-21 01:53
那cpu呢?不知道为啥天天有人说cpu过剩,现在11代移动4核杀个毒都风扇呼呼的,windows更新一下又是直升机起 ... - ttsammammb1月前引用14楼编解码能力呢,核显补帧不能用,看片推流能分担独显压力也好,这点牙膏厂好太多
- liyichao971月前引用30楼amd工程师认为n31的15360sp在有ifc的情况下配256bit 24gbps就可以喂饱,那16cu的1024sp配128bit的lpd5 6400不过分吧按规模换算的话反而是核显的每sp带宽是n31的两倍了
当然我知道肯定是不能这么简单地线性放缩的,但要是凤凰核显的前端能力能改进一点(比如能有个共享缓存之类的),继续加规模并不一定就会瓶颈住吧 - zcjzcj111111月前引用33楼大佬发话了
zoo 发表于 2022-4-21 15:16
RGT扯淡的次数远大于蒙对的次数 - liyichao971月前引用37楼光是大还没用,必须要有gpu自己的缓存,或者cpu的缓存能和gpu共享(类似system cache)
赫敏 发表于 2022-4-21 21:49
那APU要舍得给大缓存啊,现在就是APU缓存比纯cpu还小呢 - 引用39楼好吧,看来不现实
zoo 发表于 2022-4-21 15:16
RGT扯淡的次数远大于蒙对的次数 - FelixIvory1月前引用44楼3nm能不能xss变平板?
xss是20cu。3a大作很多80w不到的运行功耗。电源额定功率165w。 - panzerlied1月前引用52楼我看过一个帖子说intel的唤醒机制有问题,一般功耗和续航测试不测这个东西。
中里毅 发表于 2022-4-22 08:53
Intel的问题.jpg
同样开实时视频的腾讯会议,matebook 4600H风扇基本没有声音,10代11代的dell一个个风 ... - 现在的navi2 12CU核显的发热就已经有点离谱了,再堆规模上去可能45W都要瓶颈了
如果不限制功耗,目前6800H跑单机游戏轻松50W以上,优化到位的可以到65W,当然这部分功耗里有些是CPU睿频到4GHz以上造成的,换成6800U限制CPU睿频应该能回落到35-45W之间
但这也还是太离谱了,你不能指望轻薄本个个都是这种散热水平,即便是的话也很难接受玩个游戏就到极限温度的情况
6CU vs 12CU其中也包含功耗这块的问题,不只是内存带宽的因素
另外,当功耗不够的时候,内存带宽和CU规模都会减少影响甚至没区别,所以功耗还是最主要考虑的东西
APU主力还是笔记本,不可能为了台式那点市场搞个特殊的型号,还是得等功耗下来了才有机会堆规模 - 然而,AMD并没有赢得每一场决斗。和最近一样,多核场景是Ryzen处理器最喜欢的舞台;在这里,8个Zen 3+核心领先于英特尔的6P+8E核心混合方式,尽管消耗较少。然而,在轻负载和单核应用中,Rembrandt不得不退居其次。在这里,底层的Zen 3架构已经有近两年的历史了,面对Alder Lake公司新推出的大型Golden Cove内核("P-cores")已经没有机会了。由于时钟速度和高IPC,这些CPU在这里部分地远远领先。
chp1979 发表于 2022-4-22 02:48
冷知识CB测试开的turbo模式整个APU的功耗接近80瓦
比英特尔Alder Lake的效率高不到45瓦,并不意味着最后连苹果M1 Pro或M1 Max都被Rembrandt打败。在固定的35瓦TDP下,也就是MacBook Pro 14英寸中的M1 Pro在多核满负荷的情况下通常会消耗多少,在测试的多核情况下,该CPU落后于ARM竞争对手;在单核测试中,有时苹果,有时AMD都领先。
尽管如此,由于与苹果的ARM SoC的战斗更多是理论性的,在这次测试结束时,从第一个样品中获得的印象几乎完全是积极的。如果OEM现在开始制造和交付这样的笔记本,AMD将在笔记本领域迈出另一大步,从头牌英特尔手中进一步夺取市场份额。从纸面上看,在这个细分市场中,超过七成的笔记本仍然配备了英特尔的CPU。
更不用说Ryzen 6000中集成的RDNA-2 iGPU在其大型Radeon 680M版本(测试)中是多么强大。在编辑部的测试中,iGPU平均达到了GeForce GTX 1050 Ti的性能。另一方面,英特尔最大的Xe分支,则没有机会。 - 新一代Rembrandt APU以AMD Ryzen 9 6900HS的形式提供了一个极其有趣的x86处理器,该处理器经过修剪以达到最大效率,在Windows环境下可能只有一个人可以打败它:AMD Ryzen 9 6890HS。在HS系列中,AMD已经很好地处理了性能和功耗的混合问题,其官方功率为35瓦(在华硕ROG Zephyrus G14中,在大多数Armory Crate配置文件中为45瓦)。在35至45瓦时,CPU的运行接近其最大功率;更多的瓦数也带来更多的性能,但甜蜜点在45瓦以下。
高达45瓦的Ryzen 6000 Mobile别名Rembrandt,也成功地击败了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lder Lake。然而,如果TDP较高,英特尔的第12代酷睿则是赢家。在H系列中,笔记本中的Alder Lake架构仍然与台式机中的大芯片过于相似。Alder Lake-P将TDP降低到28瓦,但仍以H-Die为基础,不会改变这种情况。而Alder Lake-U的芯片较小,在性能上将无法与AMD的HS系列相比。在超薄笔记本中,功耗和性能之间的平衡是关键,这一点今天归于AMD。
这再次让人感到惊讶,因为英特尔的混合方法宣传的是特别高效的e-cores。但正如2021年11月在台式电脑的大K-CPU的测试中已经解释的那样,E-cores的消耗量明显低于P-cores,但在Alder Lake几乎同样有效。因此,英特尔用于笔记本的H系列还没有成功地在效率上超过竞争对手。 - liyichao971月前引用59楼游戏当然没用80w,这么大的功耗轻薄本连一轮r23估计都撑不完整…
英国大力士 发表于 2022-4-22 10:09
然而,AMD并没有赢得每一场决斗。和最近一样,多核场景是Ryzen处理器最喜欢的舞台;在这里,8个Zen 3+核 ...
不过记得之前金猪测680m>mx450的那个结果是54w,也不低了 - aiyuerdemao1月前引用68楼核显加大规模肯定是玩游戏用,现在最火的游戏gta5、瓦罗兰特、堡垒之夜、apex、lol。还有一些ow ff14 wow 原神这些玩意,刚刚好核显都还跑不太满。
cannotdo 发表于 2022-4-21 08:06
我虽然挺喜欢核显的,但确实不知道整这么大规模能有啥用,高不成低不就的。而且动不动阉割个一半甚至更多的 ...
目前mx450 1650的本子一抓一大把,销量都还巨高,说明这方面至少还是有需求的。steam硬件统计里常年1060,1650占到前5,1060基本都是笔记本桌面残党不想换,绑架厂商必须照顾1060用户,核显如果蹭到这个水平,不仅是网游,还有保证能跟着玩绝大部分新单机。 - 5 Prozent schneller ist das ROG Zephyrus G14 mit Radeon 680M in Cyberpunk 2077, wenn es im Profil „Turbo“ betrieben wird. Logdateien verraten, dass dafür etwas höhere iGPU- und eventuell auch die höheren CPU-Taktraten verantwortlich sind. Dafür genehmigt sich die APU im Profil „Turbo“ die maximal erlaubten 80 Watt
英国大力士 发表于 2022-4-22 10:09
然而,AMD并没有赢得每一场决斗。和最近一样,多核场景是Ryzen处理器最喜欢的舞台;在这里,8个Zen 3+核 ...
原文就是2077 80瓦配了图表实测别选择性搬运 - 游客82楼